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结论(生态、声、大气、水、振动、电磁、固体废物等)
(四)环境影响分析
1、废气
①施工期:
主要措施包括:
(1)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》和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》的相关规定,实施扬尘防治全过程管理,责任到每个施工工序。
(2)施工单位应根据《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》设置围挡。
(3)土方工程防尘措施:在进行干燥、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,应辅以洒水压尘,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。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,应停止土方作业,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。
(5)建筑材料的防尘管理措施: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、石灰、砂石、涂料、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,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:a)密闭存储;b)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;c)采用防尘布苫盖;d)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。
(6)建筑垃圾的防尘管理措施: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土、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,应及时清运。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,则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:a)覆盖防尘布、防尘网;b)定期喷洒抑尘剂;c)定期喷水压尘:d)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。
(7)进出工地的物料、渣土、垃圾运输车辆的防尘措施、运输路线和时间:进出工地的物料、渣土、垃圾运输车辆,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,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。若无密闭车斗,物料、垃圾、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,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。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,保证物料、渣土、垃圾等不露出。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、渣土、垃圾的运输。
(8)施工工地道路防尘措施。施工期间,施工工地内及工地出口至铺装道路间的车行道路,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,并保持路面清洁,防止机动车扬尘a)铺设钢板;b)铺设水泥混凝土; c)铺设沥青混凝土;d)铺设用礁渣、细石或其它功能相当的材料等,并辅以洒水、喷洒抑尘剂等措施;e) 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。
(9)施工工地道路积尘清理措施,可采用吸尘或水冲洗的方法清洁施工工地道路积尘,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抑尘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。
(10)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,应采取下列防尘措施之一: a)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: b)铺设礁渣、细石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;c)植被绿化;d)晴朗天气时,视情况每周等时间隔洒水二至七次,扬尘严重时应加大洒水频率; e)根据抑尘剂性能,定期喷洒抑尘剂;f)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。
(11)混凝土的防尘措施:施工期间需使用混凝土时,可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或者进行密闭搅拌并配各防尘除尘装置,不得现场露天搅拌混凝土、消化石灰及拌石灰土等。应尽量采用石材、木制等成品或半成品,实施装配式施工,减少因石材,木制品切割所造成的扬尘污染。
(13)物料、渣土、垃圾等纵向输送作业的防尘措施:施工期间,工地内从建筑上层将具有粉尘逸散性的物料、渣土或废弃物输送至地面或地下楼层时,可从电梯孔道、建筑内部管道或密闭输送管道输送,或者打包装框搬运,不得凌空抛撒。
(14)工地应设专职人员负责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。由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、垃圾、渣土、裸地等密闭、覆盖、洒水作业以及车辆清洗作业等,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。
(15)施工人员佩戴防护口罩,减轻沥青烟气对施工人员的危害。
(16)加强对施工车辆的检修和维护,严禁使用超期服役和尾气超标的车辆。对施工期间进出施工现场车流量进行合理安排,防止施工现场车流量过大。尽可能使用耗油低,排气小的施工车辆,选用优质燃油,减少机械和车辆的有害废气排放。
采取以上措施,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。
②运营期: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汽车尾气,要加强机动车管理,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或提倡天然气机车,确保排气量低且达标排放,严禁尾气超标的车辆上路行驶。
2、废水
①施工期:
(1)施工期生产废水中的泥浆水、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冲洗水中主要为悬浮物,施工场地建设沉淀池,生产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。
(2)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力度与频次,发现问题,及时解决,严禁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满身油污进行施工,杜绝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施工过程中的跑、冒、滴、漏现象的发生。施工机械和车辆一旦出现漏油现象,应立即停止施工并进行机械维修或更换设备。
(3)在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筑路材料的特点,有针对性的加强保护管理措施,尽可能减少物料的流失量,通过加强管理,可有效地减轻对水环境的影响。
(4)施工过程材料如不妥善放置,遇大风、暴雨冲刷会造成水土流失,因此应建全封闭临时堆放棚,材料堆放场、挖方、填方四周应挖截留沟,以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,截留沟废水汇入简易沉淀池,严禁渠边堆放物料。
(5)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用水应严格管理,贯彻“一水多用、重复利用、节约用水”的原则,尽量减少废水的排放量,减轻废水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。
(6)施工生活污水排水排入临时化粪池,处理后用于绿化。待施工期结束后,及时填埋平整。
采取以上措施,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。
②运营期:不产生生产废水。废水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。
3、噪声
①施工期:项目建设施工期主要噪声源为推土机,挖掘机,车载式起重机等机械设备运行时的噪声,距离设备5m处声压级在80~95dB(A)。采取以下措施:
(1)合理安排施工计划;如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,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,禁止夜间(00:00-8:00)施工。
(2)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;对于运输土石方的机械设备(挖土机、推土机等)以及翻斗车,可以通过排气消声器和隔离发动机震动部分的方法来降低噪声,其他产生噪声的部分还可以采用部分封闭或者完全封闭的办法,尽量减少振动面的振幅;闲置的机械设备等应该予以关闭或者减速;一切动力机械设备都应该经常检修,特别是对那些会因为部件松动而产生噪声的机械,以及那些降噪部件容易损坏而导致强噪声产生的机械设备。
(3)加强管理;对运输车辆造成的交通噪声影响要加强管理,运输车辆尽量采用较低声级的喇叭,并在环境敏感点限制车辆鸣笛。
(4)宣传教育;提高施工人员特别是现场施工负责人员的环保意识,施工部门负责人应学习国家相关环保法律、法规,增强环保意识,明确认识噪声对人体的危害。
(5)文明施工;施工现场应杜绝野蛮装卸,减少撞击声。
通过以上措施,能够降低噪声的影响范围,施工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。
②运营期:通过加强管理,控制行车路线,使车辆有序进出,减小交通堵塞,禁止车辆鸣笛,对周边声环境产生影响较小。
4、固体废物
①施工期:弃方临时堆存在施工场地内,不得将弃方堆存在道路规划红线以外,以免增加临时占地面积,施工弃方必须每天及时清运,避免产生扬尘,对环境产生影响并且影响道路的整体景观。对于表层肥力较好的土壤剥离后,集中堆放,待施工结束后,用于表土覆土。对本工程中不能满足填方要求的弃方,首先本着就近消纳、降低运输成本的原则,运输至弃土场进行消纳,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。
②运营期: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道路沿线散落的生活垃圾,由城市环卫部门收运处置。
5、生态影响
①施工期:项目施工期间主要的生态影响为水土流失,在采取评价中提出水土保护措施后,项目建设施工期间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,随着时间的延长、土壤结构的变化,地表植被自然恢复或在人工绿化等保护措施下,水土流失的范围会逐步减轻直至消失,到道路营运中、后期水土流失将基本稳定。。
(1)严格控制施工面积,及时清运施工废物,尽量保护周围植被。施工期要注意保护动植物,严格限定施工范围,不允许随意破坏和占用额外土地。工程完成后,临时占地应尽早进行植被恢复。
(2)建材堆放场、预制场及搅拌场等临时用地尽量设在公路占地范围之内,减少临时用地征地数量。
(3)施工营地应做好排水沟、边坡防护等水土防治措施。同时应注意减少植物破坏。
(5)施工期所有临时用地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
(6)应根据工程占用耕地和草地的情况作好耕地占用的补偿工作。
(7)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植被占压、破坏。即尽量选择荒地为临时用地,对树木减少破坏,能移栽的尽量利用
②运营期:项目对工程内外、边坡面、裸露面、空隙用地进行绿化,通过加强绿化管理与植被养护,营造绿地、恢复植被、保护景观,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有利影响。
6、总量控制
本项目属于非污染影响类项目,项目运营期无明显污染物排放,故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。
(五)结论
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、噪声、固废在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,均可满足相应的国家排放标准。通过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,建设单位具体落实本环评中提出的各污染防治措施,从环保角度看,本项目的建设是较为可行的。